明明把事情做得比别人多、比别人细,却依然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明明晚上躺下还在想着明天的清单,却又在早晨被新的任务拉回焦虑里。
你像一根绷紧的弦,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你颤动——而这并不是“责任心强”的勋章,而是一种慢性消耗。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在职场里常被误读的真相:
长期带着“紧张感”去工作,不但摧毁你的能量,也会把你的价值掩埋。
真正能让你被看见、被重用的,不是事事能做,而是把你能做的——做到极致。
01 从“样样都会”到“有一技之长”,是更负责的成熟
会做不等于被需要,专精才能留下重量感
很多人以为“越多的技能越安全”。
小钟就是典型。
作为项目经理,他能把三个人的工作揽在身上;领导一句“别人我不放心”就让他接下新业务;年假婚假也不敢好好请。
五年里,他辗转了三个部门,熬夜、加班成常态,最终升职的却是入职半年的同事。
为什么?
因为“能做很多事”并不等于“在关键点上有影响力”。
当你是万能补丁,别人用完就换;当你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别人会主动找你、推你上场。
心理学上有一个直观的解释——认知资源与注意力分配。
你的精力有限(认知负荷理论)。
把它分散到太多领域,结果是每件事都做不到极致;而专注会产生深度,深度会产生独特性,从而形成“被需要”的稀缺力。
再者,责任并不是把所有缝隙堵住,而是把关键的洞口守住。
真正负责,是在你擅长的地方做到位,而不是事事揽着不放。
实践建议(立刻可做):列出你过去一年里能让你“心流”且产出明显的两项能力,从这两项里挑一项作为你未来12个月的核心方向。
每周为它留出“无打扰”时间块——哪怕是两个小时。
02 学会说“不”,不是逃避,而是对工作的负责
有界限的拒绝,才有可持续的承担
你会发现很多“紧张型职场人”其实有一套不成文的逻辑:
我接了,别人就省心;我接了,团队更可靠;我接了,就是负责。
结果是——你把别人的不放心变成了自己的负担。
不光耗尽精力,还强化了别人对你的依赖。
阿花的故事正好相反。
她敢于拒绝大部分非核心任务,把注意力放在内容研发与文案创作上。
她不做统筹,不做策划,把“会做但不擅长”的事让给擅长这些事的人。
几次爆款让她的价值不可替代,项目营收进入公司前三,升职也变得顺理成章。
她不是运气好,而是把住了自己贡献的边界。
从心理学看,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告诉我们:
人的动机会因为“自主性”“能力感”“关系感”三者的满足而稳固。
当你无序接单、牺牲自主性时,你的内在动力被侵蚀;反之,当你在擅长领域里自主选择、看到成效,你会越来越有能量。
可操作的口语化拒绝句式(练习用):
“我擅长A,会把A做到位;B你要我接的话,我担心结果会打折,想不如找X来做更合适。”
短而有力,表达了负责——不是闭门不干,而是把责任放回到最合适的人那里。
03 认识你的优势,比一味提升弱项更能改变命运
90/10法则:少数擅长决定多数结果
你手里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稀缺品。
某份调研显示,约90%的人在做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只有10%的人处在真正擅长的领域。
这10%并非更勤奋,而是更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长处,意味着你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回报率最高的地方。
小钟后来做了一个优势测评:
他发现自己的共情力和目标导向很强,但交际和引领力薄弱。
这解释了他的困境——他因为能感知到他人难处而频繁承接任务,又因为强烈的目标感替别人背锅。
理解这个结构后,他开始练习两件事:
一是用“事实化”的语言说明界限(比如用数据和时间表说明为什么无法马上接下任务);二是把“共情”转化为“指导”,把帮助别人的时间变成教练式的辅导,而不是代劳式的承接。
渐渐地,他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时保住了团队对他的信任。
这也是优势理论(Strengths-Based Approach)的要义:
把能带来复利的能力放大,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修修补补所有短板上。你可以补短板,但关键是让优势产生放大效应。
练习:写下你被别人夸奖的三件事,问自己做这些事时内心是否有“时间流逝感”。如果有,说明那是你的优势领域。
04 把“松弛”当作工作力的一部分,别把紧张当成美德
松弛不是懈怠,是蓄能,是更深的责任
许多人把“全天候紧绷”误读为职业敬业。
其实长期紧张会造成“自我消耗”(ego depletion),不仅降低创造力,也让你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松弛感职场人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懂得把努力组织成可持续的节奏:周期性恢复、边界清晰、把精力用于高回报点。
电影里常有这样的镜头:主角在压力下疯狂奔跑,最后发现止步回头,选择一条不同的路。
职场也是这样。你不是要把所有路都走到底,而是选一条你愿意长期走下去的路——并在路上学会喘息。
具体步骤(简单可行):
1)每周至少安排一个完全与工作无关的仪式(让大脑强制休息)。
2)把“应该完成的任务”按价值排序,前三项之外的任务学会延后或拒绝。
3)每月复盘一次:你的工作哪些是真正带来学习与影响的?哪些只是忙而已?
05 写在最后
你的人生不是一场接力赛,去迎合所有人的期待;
它更像一片田地。你可以是那颗随风滚动的石子,也可以是那颗在自己土壤里慢慢发芽、扎根、生长的种子。
选择专精,不是削减你的可能性,而是在为几个最重要的可能性蓄力。
当你开始在自己的优势上持续耕耘,你会发现:松弛感并不意味着放弃责任,而是把责任放在最有价值的地方。
那种从容,能让你在关键时刻发出清晰而有力的光。
把时间还给你自己,把能量留给真正重要的事。
正如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说:“你掌控的不是外界,而是你自己的思想;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找到力量。”
安心AI的推荐
通过我们自己的绘画、笔迹等,可以利用安心AI心理评测智能体,精确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和性格特点,另外安心解梦为客户对自己的梦境进行专业科学解析,让自己更加了解内心的需求、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潜在问题。安心AI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评估报告,还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无论是适应新环境还是克服困难,安心AI都能为我们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助力我们内心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