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作者背景

  • 性别:女

  • 年龄:44岁

  • 婚姻状况:离异

  • 家庭情况:有一个孩子早年去世

  • 诊断:较严重心理疾病

为保护作者隐私,在此不公布相关画作和作者更多基本资料。

评估背景

在原生艺术的诊疗过程中,该患者在非常接近的时间内创作了两幅作品:《家庭树》和《可恶的人心》。通过安心Ai的原生艺术心理评估功能进行评估,发现两幅作品的结果大相径庭。

  • 《家庭树》:评测结果非常正向,心理健康综合指数只有15分,属于心态积极良好的状态。

  • 《可恶的人心》:心理健康综合指数高达36分,属于有需要密切关注的心理问题,应积极需求帮助的状态。

分析过程

分析人员在初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之前对其他画作的评测结果与作者的真实心理状态高度吻合,无论是作者的自感、监护人的感受还是心理医生的评估,吻合度都高达90%以上。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分析人员进行了以下步骤:

  1. 与患者沟通: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她在创作这两幅作品时的心理状态和环境。

  2. 与心理医生沟通:与患者的主治心理医生进行了详细讨论,获取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和专业意见。

  3. 与心理专家沟通:邀请了心理专家参与讨论,共同分析两幅作品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

分析结果

经过深入沟通和讨论,发现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作者具有明显的精神分列状况:

  • 《家庭树》:这幅作品是在患者处于一个清醒型人格状态下,受到诱导下创作的。在这种状态下,患者表现出较为积极和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评测结果呈现出积极的指标。

  • 《可恶的人心》:这幅作品是在患者处于躁郁人格状态下,自发创作的。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内心充满了负面情绪,因此评测结果呈现出较高的心理问题指标。

结论

这一案例恰恰说明了安心AI的原生艺术心理评估功能的强大之处,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作者在创作时的真实状态和心理状态。具体来说:

  1. 客观真实性:安心AI能够准确捕捉到患者在不同人格状态下的心理变化,反映出真实的内心世界。

  2. 诊断辅助: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在真实的心理治疗过程中,当被评估者在非常接近的时间内创作的两幅作品的心理指标差距过大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具有精神分裂的倾向。

  3. 外部因素:也有可能患者在作画时受到外界明显的诱导,或者由于确知是需要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了保护自己真实心理状态的阻抗表现。

实践建议

  1. 综合评估:在进行心理评估时,应结合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原生艺术评估、自述、监护人反馈和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

  2. 动态观察:对于有明显心理波动的患者,应进行动态观察,记录不同时间段的作品和心理状态,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3. 多学科合作:在复杂的心理评估和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心理医生、艺术治疗师、心理专家等,共同制定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原生艺术AI心理评估功能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潜力,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