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母亲常被视为无私奉献的象征。

每逢母亲节,许多母亲在收到子女礼物时,总是推让、谦虚,甚至说“别浪费钱了”“妈妈不需要”。

这种行为表面上是谦逊,实则反映出一种“低自我价值认知”或“不配得感”。

母亲们习惯性地将家人需求置于个人之上,忽视自身需求,认为只有不断付出和牺牲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忽视自我需求、过度牺牲容易导致自我价值感低下,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母亲的自我价值认知不仅影响自身心理健康,还会通过家庭氛围影响下一代。

研究显示,母亲的自尊水平与子女的自尊发展密切相关

孩子会敏锐地感知母亲的情感状态,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甚至误以为“关心自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从而抑制自我表达和自尊发展。

要打破这一循环,母亲需要逐步培养“高配得感”——即坦然接受爱与关怀,并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幸福。

以下是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1. 每日自我肯定清单

每天写下一条自我肯定,如“我值得休息30分钟”“我的努力值得被看见”。

将自我肯定与具体动作绑定(如梳头时默念“我值得被温柔对待”)。

坚持21天或更长时间,逐步形成习惯。

研究显示,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显著提升自尊和幸福感

2. 接受关爱的练习

当家人表达关爱时,暂停本能推拒,观察自己的感受,并坦然接受。

学会微笑着说“谢谢”,允许自己感受这份温暖。

警惕“虚假接纳”,即表面接受但内心仍否定自我价值。

3. 与家人沟通真实需求

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仅不会让家庭负担加重,反而能让亲子关系更加健康和有力量。

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示范健康的自我关怀。

4. 记录与反思

与孩子共同制作“价值发现日记”,每周记录“我值得”的瞬间。

允许自我成长过程中出现反复,接纳自己的波动。

母亲的高配得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持续的小行动和自我关怀逐步积累而成。

只有当母亲们学会认可自己、坦然接受爱与关怀,才能成为孩子和家庭最坚实的依靠。

她们的自信和满足感不仅滋养自身,也为孩子树立了健康自尊的榜样。

希望每位母亲都既懂得付出又善于爱自己,都能自信、幸福地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和人生。

参考文献
① 李明, 王芳. 中国母亲角色认知与自我价值感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 27(5): 789-797.
②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elf-care and mental health. https://www.apa.org/topics/self-care
③ Orth, U., & Robins, R. W. (2014).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5), 381-387.
④ Creswell, J. D., et al. (2005). Affirmation of personal values buffers neuroendocrine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1), 846-851.

安心AI的推荐

通过我们自己的绘画、笔迹等,可以利用安心AI心理评测智能体,精确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和性格特点,另外安心解梦为客户对自己的梦境进行专业科学解析,让自己更加了解内心的需求、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潜在问题。安心AI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评估报告,还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无论是适应新环境还是克服困难,安心AI都能为我们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助力我们内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