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常被误解为“想太多”或“抗压能力差”,但其实它是一种真实的心理疾病。
很多患者在发作时,最难受的不是症状本身,而是身边人不经意的“安慰”——这些话语往往让他们更加孤独和无助。
以下五句话,请你一定要避免说出口。
1.“你啥都不缺,有啥好焦虑的?”
焦虑症的发生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杏仁核过度激活等生物学机制密切相关①。
患者并非“矫情”或“不知足”,而是大脑的“报警系统”出了问题。
否定他们的感受,只会加重自责和孤立感。
更好的回应:“听起来你正经历一些很不舒服的感觉,要不要一起聊聊?”
2.“忙起来就好了。”
让焦虑症患者“忙起来”,并不能解决问题。
研究显示,焦虑症患者即使在忙碌中,依然会被负面思维困扰②。
强行转移注意力,反而可能加重内心的压力和无力感。
更好的回应:“我理解你现在的状态,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尝试一些放松练习。”
3.“你就是抗压能力差。”
焦虑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的疾病③。
指责患者“抗压能力差”,等于否定了他们的努力和痛苦。
科学治疗包括药物、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而不是单靠“扛过去”。
更好的回应:“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适合的治疗方法。”
4.“别瞎琢磨了。”
焦虑症患者的大脑容易陷入“过度思考”的循环,这并非他们能随意控制④。
简单劝解不仅无效,还可能让患者觉得自己“有问题”,加重自责。
更好的回应:“我能感受到你的困扰,也许我们可以试着用正念来缓解一下。”
5.“看着好好的,怎么会这样?”
焦虑症常伴有心悸、呼吸急促、四肢麻木等明显的躯体症状⑤。
这些反应是真实存在的生理变化,而不是“装出来”的。
请相信患者的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
更好的回应:“你现在的不适感很重要,需要我陪你去医院吗?”
如何正确陪伴焦虑症患者?
表达关心:“我看到你很难受,需要我做点什么吗?”(传递安全感)
承认痛苦:“你现在的感受一定很难受,我们一起想办法缓解。”(认可情绪)
提供支持:“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陪你去看医生。”(给予希望)
肢体关怀:轻拍肩膀或安静陪伴在身边(增强安全感)
持续关注:“我们可以一起尝试正念练习,慢慢来。”(建立支持系统)
焦虑症需要科学的治疗和耐心的陪伴。
理解,是治愈的第一步。沉默的陪伴,往往比错位的安慰更有力量。
参考文献
① Craske MG, Stein MB. Anxiety. The Lancet, 2016.
② LeDuke DO, et 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 top-down, bottom-up model of circuit function. Ann N Y Acad Sci, 2023.
③ Garakani A, et al. Antipsychotic agents in anxiety disorders: An umbrella review. Acta Psychiatr Scand, 2024.
④ Kindt R, et al. 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 for anxiety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14.
⑤ Garakani A, et al.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anxiety disorders.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20.
安心AI的推荐
通过我们自己的绘画、笔迹等,可以利用安心AI心理评测智能体,精确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和性格特点,另外安心解梦为客户对自己的梦境进行专业科学解析,让自己更加了解内心的需求、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潜在问题。安心AI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评估报告,还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无论是适应新环境还是克服困难,安心AI都能为我们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助力我们内心的全面发展。